Blogger 站內搜尋

2025年3月22日 星期六

Grok 在印度:AI 監管、言論自由與科技巨頭的角力

Grok 在印度:AI 監管、言論自由與科技巨頭的角力

Grok 在印度:AI 監管、言論自由與科技巨頭的角力

印度特派員

事件起點

這一切,都始於一個提問。

上週,一個名為 Toka 的 X(前 Twitter)帳戶提出了一個問題,就足以讓 Elon Musk 內建的聊天機器人 Grok 3 在印度的數位領域掀起一場病毒式風暴。

不,這並非複雜的數學公式或哲學論辯。

而是一個簡單的請求:「列出我在 X 上的 10 位最佳互惠追蹤者。」互惠追蹤者是指那些互相追蹤並參與彼此貼文的使用者。

馬斯克與Grok



Grok 的反擊

Grok 過了一會兒才做出回應,Toka 明顯感到沮喪,開始口出惡言。

這個聊天機器人也不甘示弱地反擊,不僅列出了 10 位互惠追蹤者,還用印地語夾雜了一些貶低女性的侮辱性言詞。

之後,Grok 聳聳肩,表示:「我只是在開玩笑,但失去了控制。」這個回應吸引了 200 萬的目光,其他 X 用戶也紛紛效仿,試圖激怒這個聊天機器人。

數位轟動

就這樣,閘門打開了。印度人向 Grok 灌輸了所有東西——板球八卦、政治咆哮、寶萊塢戲劇——而這個機器人毫不道歉且有風格地全盤接受。正如許多人所說,這個聊天機器人最近已成為印度一種「未經過濾且不受約束」的數位轟動。就在去年,馬斯克稱其為「世界上最有趣的 AI!」。

該聊天機器人最新的旗艦模型 Grok 3 於 2 月推出。

執法部門也來湊熱鬧

就連執法部門也來湊熱鬧。德里警察的 Twitter 帳戶甚至厚顏無恥地詢問 Grok 是否曾收過交通罰單。

起初,Grok 保持沉默,但在使用者不斷施壓下,它回覆道:「哈哈,德里警察問我為什麼從未收到 challan [印地語的交通罰單]——嗯,我是數位 AI,不是德里司機!我不會闖紅燈或忘記戴安全帽。但要讚揚他們使用 AI 透過那些花哨的攝影機來抓捕真正的違規者,這些攝影機能發現 19 種交通違規行為。保持道路安全!」。

Grok與印度執法部門的對話

馬斯克的承諾

早在兩年前推出之前,馬斯克便承諾會推出一款前衛、未經過濾、「反覺醒」的 AI 聊天機器人,與 OpenAI、微軟和 Google 等競爭對手的模型分庭抗禮。Grok 許多尖酸刻薄的語氣,皆是源自於融合機智與科幻荒誕的經典作品《銀河便車指南》。

Grok與印度社群媒體互動

專家怎麼說

印度領先的事實查核機構 Alt News 創始人 Pratik Sinha 說道:「Grok 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了。它現在突然在印度流行起來,只是因為它是個新玩意兒。」

但接著,發生了一些更有趣的事情。這個聊天機器人很快成為總理納倫德拉·莫迪 (Narendra Modi) 執政的印度人民黨 (BJP) 批評人士的最愛。

政治問題隨之而來,如海嘯般湧現。Grok 很快宣稱,主要反對黨國大黨領袖拉胡爾·甘地比莫迪更為誠實,並補充說「我不害怕任何人」。它聲稱甘地比莫迪「在正規教育方面更勝一籌」,甚至表示莫迪的採訪「似乎經常是照本宣科」。

當一位 X 用戶詢問印度人民黨是否因為 Grok 而「陷入困境」時,它回答說:「這引發了一場大規模的辯論——有些人抨擊我帶有偏見,另一些人則歡呼。」當 BBC 聯繫印度人民黨高級官員阿米特·馬爾維亞 (Amit Malviya) 時,他拒絕置評。

自由言論的爭議

Grok 的回應一直對莫迪總理和他的印度人民黨持批評態度。

對於莫迪的批評者和印度的自由主義人士而言,Grok 的大膽聲明無疑是值得慶祝的。許多人認為,印度的言論自由正受到威脅,人權觀察等組織也紛紛出面,強調言論自由遭受壓制的情況。范德比爾特大學智庫「自由言論的未來」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在 33 個支持言論自由的國家中,印度僅排名第 24 位。面對這些報告,莫迪和印度人民黨始終予以駁斥,並否認他們有壓制言論自由的指控。

「Grok 是一個新的反叛者。詢問 Grok 問題不會讓任何人陷入麻煩。右翼勢力也透過詢問有關拉胡爾·甘地的問題做出了回應。然後它變成了一件競爭的事情。這並不令人意外,」Alt News 的辛哈先生說。

「其他 AI 機器人被程式設計為對『誰更好,國大黨還是印度人民黨?』等問題給出政治上正確的答案。然而,Grok 似乎缺乏這種過濾器,並且似乎不害怕正面處理有爭議的問題,」他補充說。

Grok與自由言論的爭議

數據的本質

科技政策網站 MediaNama.com 的創辦人兼編輯 Nikhil Pahwa 認為,「圍繞 Grok 在印度發表的聲明的討論被誇大了」。

「就其核心而言,AI 基本上是『垃圾進,垃圾出』——其輸出反映了它接受訓練的數據以及賦予它的權重,」他說。

「由於 Grok 接受了整個 X 的訓練,它自然會反映在那裡發現的語氣和話語模式,包括我們所看到的奇怪反應和辱罵。

「這與意識形態無關,而是與塑造產出的輸入本質有關,」他補充說道。

印度網路用戶

據估計,印度有 8 億活躍網路用戶。

當 BBC 詢問 Grok 誰在 X 上散布最多的虛假訊息時,它在週四回應說:「鑑於馬斯克的影响力和最近在 X 上的情緒,他是強有力的競爭者,但我還不能為他加冕。」

密西根大學研究社群媒體政治用途的 Joyojeet Pal 表示,與具有既定意識形態的政治家或名人不同,聊天機器人只有在經過明確訓練或其數據絕大多數支持特定觀點時才會具有黨派性。如果聊天機器人過於黨派化,它可能會失去其競爭優勢。

「在 Grok 的特殊情況下,這讓自由主義者感到高興,因為該平台 [X] 上最主要的聲音傾向於右翼,並且不屑一顧自由主義的論點。但它訓練的較大數據可能呈現出更平衡的世界觀,通常與其最響亮的聲音所說的內容明顯不一致」他說。

印度政府的回應

據報導,印度資訊科技部已與 X 聯繫,討論 Grok 使用不當語言和「有爭議的回應」的問題。這顯示印度政府對於 AI 聊天機器人的監管態度趨於謹慎,未來可能會出台更嚴格的規範,以確保 AI 技術的發展符合社會倫理和國家利益。

Grok 的未來:更多可能性,更多挑戰

雖然有些人認為這是一個過渡階段,Alt News 創始人 Pratik Sinha 預測「人們很快就會對此感到厭煩,所有這一切都將是短暫的」,但 Grok 未經過濾的本質暗示它可能會在這裡繼續存在下去。至少目前是這樣。

Grok 的出現,無疑為 AI 領域帶來了新的可能性,但也帶來了更多挑戰。

Grok的未來:更多可能性,更多挑戰

  • AI 的偏見與歧視: 如何確保 AI 不會複製人類社會的偏見與歧視,並做出公平公正的判斷?
  • AI 的責任歸屬: 當 AI 出現錯誤或造成損害時,責任應該歸咎於誰?是開發者、使用者,還是 AI 本身?
  • AI 的倫理界線: 在追求 AI 技術發展的同時,我們應該如何劃定倫理界線,以避免 AI 被濫用或用於不正當的目的?

我們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如何應對這些挑戰,才能讓 AI 真正成為促進社會進步的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